标准有时≠最好的。
《最好的奖赏》,一篇优秀的满分作文!用着优美的语句,标准的语言,适当的描写和合理的结构,却让整个班都觉得这篇作文读起来十分怪异。“妈妈,你看,我的了极好的成绩。”等。像这类的话,句法毫无疑问,但这是发生在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的交谈。出现在正常的情况下——就听起来有些违和。给人一种陌生,正式和邓重的感觉。而少了些许亲近。这样看来,标准有时也不是最好的。
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我书家附近的书店有个收银员。每次收银时,他都扯开嗓子,用生硬的语言说话,用各种规范”礼貌用语表委婉。这样看下来,一个优秀的收银员就是这样的,好像符合标准,而正是这样,几乎每个顾客在买单时都因此而稍皱眉头。
因为不仅是我,还有别的顾客看来,那个收银员在他们面前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收银机器。只有冰冷的声音,也没有一丝人情味,又怎能让顾客满意呢?
就在上个星期,我又重新去书店购买教辅,发现早已换了个收银员,后来才知道她早已因为众多顾客不满而被撤职。新的收银员,用柔和的声音说的客家话,讲话吐字清晰,但不至于让声音贯穿整个书店,同时也会细心的帮你把东西装好,有些难拆的包装还会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忙。
有时,我们的标准一直就是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,但有的时候你少了点细心,也少了点亲近,又多了点牵强和强硬。这样的标准往往不是最好的。
标准有时≠最好!
请先
!